第二百零五章 近贤臣远小人 - 闲臣风流 - 生姜小说
生姜小说 > 历史军事 > 闲臣风流

第二百零五章 近贤臣远小人

推荐阅读: 连城璧鬼医丹尊:腹黑邪帝,偏要宠!禁血红莲大魏王侯大佬的团宠小祖宗江阮阮厉薄深重生六零好时光帝女卿华:惑世魔妃热血武神李少白原来全家就我是个普通人重生之宋武大帝绝品全才最后一个徒弟也成神了异界之无上仙威女总裁的贴身神医重生之歌神重生七零:军婚,宠翻天快穿之还愿人生路仕途巅峰王天成近水楼台先得月垃圾系统天天逼我好好学习三分野我能随便穿越万界永生世界帝少心尖宠:宝贝,你要乖幸孕小甜妻:冷血总裁,轻点爱终极高手最强终极兵王从无限轮回开始制霸全球沧溟天之祭心事2020万历新明战锤:我在神明的注视下整活美剧芝加哥1989仙尊归来(莫海谢雨桐)永恒之心盛宠医妃:王爷,臣妾扎一针谍海王牌神医特种兵我成了造物主快穿女配:黑化主神,强势宠穿成贫穷黑月光以后花门太子江果果顾寒煜异能小神农港岛大亨农家悍媳超级全能电脑重生之侯府良女白首太玄经灵媒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孙怡诸天:从暴风赤红开始不做人了因为太怕倒霉就全点气运了此地有仙气踏星贴吧撩婚无敌善恶系统网恋翻车指南世嫁我才是主角不进则退魔鬼进化系统幸得余生再遇你安暖清厉靳年开局被校花强吻,我把她送进去了待到楠木花开时大唐闲散王爷东风顾嗨,你的锅铲(快穿)天亮以后神女应无恙许一山陈晓琪惊涛骇浪大结局众神降临帝国大叔霸道宠米奈战邢叶思芬说金瓶梅(第1辑)简寺鹿容衍重生成偏执霍少的小仙女余生:三秋应暖网游之神宠猎人篮坛之氪金无敌和影帝协议结婚之后我在我的小说里重生了豪门蜜恋:宝贝,别调皮!爹爹是反派仙君我有石磨磨啊磨赠尔白首遵命魔王大人职业替身指挥官的魔幻旅途乡野桃运小傻医御赐良医王悍苏祈林妙儿宫墨霆易感期(双A)行脚商人的奇闻异录盛世王妃惑乱狂妃太腹黑狂梦之主驻京办主任3调教武侠诡道天运掌舵三部曲斗罗大陆之纵横捭阖穿成暴戾魔尊的小恶龙摄政王妃不讲武德穆九曦墨樽领主能看见备注倾城王妃星光璀璨:重生第一影后我不是正经兽医诸天纵横,从港综开始叶空林夭夭无删减甜妻蜜袭:封少,枕边撩重生之符气冲天无限复制白露为霜穿成神医小嫡妃我能提取熟练度攻心于计,闪婚老公白算计山庄守门人
    <content>
  
      前头说过,行人司的职责包括庙的辟雍殿中,却见里面坐了二十来个书生,上头有一个身着绿油油九品官服的老者正在授课,不用问,这人正是贾学政。
  
      周楠现在还挂着一个安东县学生的名头,只不过他一天书都没念过,心中对明朝的官学也是十分好奇,就寻了个角落坐下凝神听去。
  
      贾学正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一口浓重的方言,下面的学生们估计也都是听不懂,一个个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
  
      老贾估计是个好脾气的人,也不生气。他满面云淡风清照本宣科:“……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意思是,如果不是聪明睿智,能达道德的人,谁能了解圣人呢?”
  
      “固字,解做实字。天德,指仁义礼智说。子思总结上文说:至诚之功用,其盛如此,则其妙未易知也。若不是实用聪明……”
  
      周楠突然一振:这是在教授《中庸》啊,我却完全听明白了。
  
      他前一段时间成天背书,连带着朱熹的注解和八股范文都囫囵吞枣地记了一肚子,具体是什么意思,还有些糊涂。
  
      今日听着贾学正这么一讲解,那些一团乱麻的知识竟被被理出一丝头绪来。
  
      有名师指点也是一件好事,至少能够让你少走弯路。我本来对到王世贞那里去读书很是抵触,看来,得静下心好好向他请教,周楠心想。
  
      一时听入了巷,不知时光流逝,转眼一个时辰过去,贾学正开始讲解最后一题:“唯仁人放流之,进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这句话出自《大学》,意思是唯有仁德之人彩绘放逐那种妒贤嫉能的人,要把他们驱除到四夷之地。说的就近贤臣,远小人的道理。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秀才拍案而起,喝道:“国家要被奸佞小人所误,陛下和朝堂中的君子为什么不放逐流徒之,反让他们造谗结党,倾陷善人?今,朝堂上小人为伍,难道陛下就看不到听不到吗?”
  
      “对。”又有一个秀才站起来,大声喝道:“小生听说近日因为东南战事吃紧,胡宗宪以军饷不足为由,请朝廷派矿监,收矿税。真是荒唐,我看陛下也是昏聩了,竟听信小人之言残害百姓。学正,我等上书朝廷,状告阉竖祸害地方,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回音?对了,阉贼乃是皇帝家奴,矿监也由太监担任。收取的税款八成皆入皇家内帑。世上岂有如此贪婪的天子,望之不似人君。”
  
      周楠听得完众学生的议论,霍然一惊,这些秀才们要搞什么?议论国政,还将矛头直指皇帝,这是要造反吗?
  
      谁给他们的胆子?
  
      他们还真有这个胆子。
  
      明朝广开言路,不禁士子议论国政。别说上书,就算是指着皇帝的鼻子骂娘,估计皇帝也拿他们没辙。这种事情,朝堂中的言官干得多了。